专注:熟能生巧的力量
日期:2022-03-14 16:18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心灵学习最大的干扰就是念头散乱,而念头的出现以及相互之间的无序关联,很容易牵引人的注意力,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
专注的训练本质上是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建立一条注意力的主干道,构建一条心灵反应的链路,甚至形成习惯和条件反射。只要借助于某件事情、某个情境或者某项工作,就可以接通主干道,让自己处在一种类似“无我”的状态,从而有效排除念头的干扰。只有心念在一个方向上聚焦和集中,才能尽量避免心力耗散,心灵所在的层级也才有可能深入。
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借事炼心”,简单重复地去做对的事情。只要是未经训练,绝大多数人的意识永远会被困在自我的投射之中,要么对未来期待或者担忧,要么总是缅怀或遗憾过去,无法真正忘我地、真切地活在当下。
所谓“借事炼心”的意义就在于,事情本质上是一个人身心状态的延伸和呈现,只有让心灵熟悉并处于“无念”的状态,身心才有可能合为一体,身心和事情才有可能合为一体。
这个时候,人们才能在拥有技艺的同时超越技艺本身,获得意想不到的创造力,并且感受到心灵进入纵深处所带来的无比美好的平和的喜悦。因此,除了事情本身的技艺训练以外,过程中训练人们进入“无念”状态的能力,则更为重要。
德国哲学家欧根.赫里格尔花了八年时间到日本学习箭术,《学箭悟禅录》记录了他整个学习的过程和感悟。他曾经在老师的要求下经历了长时间简单枯燥的练习,最终在学成之后总结了日本老师培养一个杰出箭士的历程:
“老师觉得第一步要做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技艺娴熟的艺匠,而不是奢望过早地将之变成艺术家。学生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执行这一旨意。他仿佛没有更高的理想,只是傻乎乎地弓腰承受着这一负担。结果,通过几年的锻炼发现,他掌握得十分纯熟的形式不再是桎梏,而是成为一种解脱。他一天比一天更能捕捉住灵感而不需要技巧上的努力,同样也能通过精细的观察让灵感降临。只要大脑一形成灵感,那握笔的手就同时已经将这种从脑幕前一闪而过的东西捕捉住并将之勾勒出来,结果学生再也不知道那作品究竟是脑的产物还是手的功劳。”
怎么才算是“对的事情”?大致来讲,适合自己特点的并且能够带动自己成长进步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做适合自己特点的和擅长的事情,就更容易专注,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在“专注”和“成就感”之间建立良性的循环。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里讲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就是强调“熟能生巧”的力量。诗读多了,在专注但并不刻意的情况下,“模仿、转化、借用、引申……”之类的技能就会得到持续的熏陶和积累。“熟”到后面能够“张口就来”、“提笔就出”、“别人说了上半句,我们就能接出下半句”的地步,我们也就能够在语言文字应用、语法、典故和写作等能力方面实现长足的进步。
—— 文章摘选自《心智成长》